close
小貓在她三歲時,爸爸出了嚴重車禍過世。她媽媽終日以淚洗面,悲傷得不能自己,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,連三個小孩子都顧不得了。教堂的牧師娘看這樣下去不行,於是每天早上就到小貓家報到,規勸貓媽生活還是要過,唱台語老歌「妳得忍耐」給她聽,順便幫忙照顧三個可憐的孩子。
原來是因為小貓的爸爸生前對貓媽非常的好,對貓媽照顧的無微不至,所以她媽媽才會傷心不已,幾乎嚴重到無法生活下去,甚至一度還有要跟小孩一起共赴黃泉的想法,還好只是停留在想法而已。牧師娘救了她媽媽,在最艱難的時刻提醒貓媽還有三個孩子要拉拔,貓媽才從夢中醒來,去牧師娘介紹的餐廳工作,才得以轉移重心。因為貓爸的疼惜,反而讓貓媽無法接受事實,所以另一半若對我們不好,其實是用心良苦,不想讓我們失去獨立自理的能力,這樣想,心情應該會好一些。
對小孩的教育也是如此,幫孩子做得越多,越讓他們沒有機會學習。小貓因為從小失去父親,所有生活上有很多機會學習,造就她現在十項全能,且擁有堅毅的心理素質,就像孔子失怙的「吾少也賤」,孟子也失去父親,兩位都成為影響中國思家重要的哲學家。
時光飛逝,如今小貓也研究所畢業了,兩位哥哥都有不錯的職業,每個月也會拿孝養金給貓媽,貓媽當時撐過去,才有現在的輕鬆。不過貓媽還是閒不下來,僅管生活已經比較寬裕,但還是繼續在餐廳工作。二十幾年來,貓媽也因為照顧三個孩子,沒有再嫁。現在總算苦盡甘來,擁有一個讓人稱羨的家庭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