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山下英子出了很多有關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書,相關書籍在日本暢銷超過三百萬本,可以說是目前最紅的斷捨離專家 。作者五十幾歲後獨居在東京的一間公寓,實踐斷捨離的快樂生活 。
以自性為軸心,努力執行斷捨離,不斷磨練對於各項事物「需不需要」、「愉不愉快」、「合不合適」的感知能力。
斷:「斷絕」不必要的東西。
捨:「捨棄」多餘的雜物。
離:反覆執行「斷」與「捨」,「脫離」對物品的執著。
不需要的就放手,捨去的部分,由「餘裕」取而代之 。建立一個維持「舒適生活」的機制,從此過著不再需要大掃除的生活 。本書分為七章,作者把一整間屋子可以斷捨離的部份,都做了完整的介紹,是很實用的一本書 :
【食的空間】讓廚房成為家的主角,電鍋、微波爐也要斷捨離,廚房不需要抹布 。
【衣的空間】衣服和食物一樣要當季,以衣架數量控管衣物總量,每個月換一套新衣服 。
【睡的空間】床的四周保持淨空,床單三天洗一次,棉被三年換一次 。
【住的空間】客廳絕不放沙發,養不活盆栽表示家裡太亂,將窗框當成畫框 。
【洗的空間】浴室不放任何東西,不要用浴巾,肌膚保養一天只做一次 。
【學的空間】明信片和名片看過就丟,每個月換一次手帳,筆筒裡只放三枝筆 。
【走的空間】乾淨的家不需要拖鞋,鞋櫃只能用一半,出於不安的購買不會令你心安 。
讀完本書,我覺得山下英子是一個生活藝術家,整個生活中充滿了美學,如杯、碗、盤、衣服、畫......等,都選擇藝術味十足的商品。她家一整個就是個美學實踐地,所以她每天一睜開眼心情就很好,心裡開心生活起來自然就很快樂 。她說,在她家裡看不見任何一個讓她感到不愉快的東西。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,例如每天打掃,我在當兵時軍中就有這樣的規定,所以當時寢室都能保持得很整潔 。在廁所放置天然的精油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。不過也有很難跟上作者腳步的地方,例如 : 床單三天洗一次,每天洗澡才把沐浴用品帶進去 。
除此之外,英子也結合了中國「氣」的風水觀念,這是很特別的,例如他說傢俱桌椅一定選有腳的、儲藏室的門要打開,這樣才能夠讓屋子裡的「氣」流通 。